2024年7月8日-9日,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发起的考古学博士生跨学科学术沙龙在文理学部第四教学楼103教室顺利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李英华教授主持,特别邀请到了故宫博物院于壮、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武汉大学黄先锋教授、王晓光教授为大家做专题讲座和报告。学术沙龙主要围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测绘科学与技术甚至AI等学科的新方法在考古学及文化遗产研究中的数字化运用来展开,涉及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吸引了来自不同单位的多名研究生参加,反响热烈。
7月8日上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先锋教授从测绘技术基础、机载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影测量与敦煌数字化结合、摄影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三维建模技术与考古、文物等的应用结合五个方面,为同学们做了《现代摄影测量文化遗产数字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的主题讲座。
7月8日下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智能计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王晓光教授带来题为《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讲座。他首先从技术-社会视角下,讲解了近代人类社会的演进逻辑,即从工业化到信息化再到数字化。王晓光教授提到,相对于技术的加速迭代,文化演进是慢变量,人类社会刚刚迈入“数字摇篮本时代”。王教授还展示了多个数字人文应用的案例,例如历史事件的多维可视化表现、文化遗产检出大场景的三维重建等,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与讨论。
7月9日上午,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副主任于壮以《博物馆数字化建构与实践——以故宫为例》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般的讲座。他从认识博物馆、使用博物馆和创造博物馆三大命题出发,详细介绍了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以及博物馆三位一体的发展与实践。其中,于主任从保护管理、收藏研究、展示阐释、教育欣赏、开放共享和传播交流六个角度,与大家分享了故宫二十多年来的数字化实践,包括“钟灵毓秀钟表数字化项目”、“全景故宫”、“数字文物库”等等重点项目。
7月9日下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信息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党安荣为同学们带来《数字孪生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讲座。党教授开篇明义,提出要从需求出发来考虑技术方法的匹配,他从文物保护法与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类型展开,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和意义,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多维需求,随后展示了多个数字孪生赋能文化遗产的应用场景,最后研判了面向未来的文化遗产发展趋势。同学们就元宇宙与文化保护、线上虚拟游览、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问题等进行了讨论与思考。
参会研究生纷纷表示本次沙龙氛围轻松,讨论直接高效,聚焦重点关注的学术问题,促进了多学科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期待以后有更多类似学术活动的开展。
文字/曾晨茹
图片/刘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