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News
更多>>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才培养丨力学笃行,赓续文脉——2021级本科生集中实习纪要(开封篇)
作者: 来源: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24-07-22

7月5日至15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21级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强基班的30名学生,在鲁家亮老师、吴淑敏老师的带领下,赴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专业实习。在河南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鼓楼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关怀和支持下,历史学院学生承担了鼓楼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工作中,同学们认真高效、细致严谨,将专业知识同实际操作贯通,充分展现了武大史院学子的精神风貌,也为当地的文化和旅游事业、文物普查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依法实施,周密组织部署,确保普查结果全面客观反映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基本状况。具体而言,文物普查工作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同历史学相关知识同脉同流、联系紧密。参加本次文物普查,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使同学们能够掌握一门新的专业技术,又是对同学们先前所学和今后研究中所涉及专业知识的一次实证,更反映了历史学院立德树人、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初心与使命。

7月4日,学院召开了本科生实习动员会。会上,党委副书记刘超、带队老师吴淑敏、本科生辅导员孙琳介绍了实习的内容、具体安排及相关要求。历史学院、弘毅学堂参与本次实习的所有同学参加了本次动员会,并签署了实习安全承诺书。

7月5日,同学们在鲁家亮老师的带领下,分批次乘动车前往开封,正式开始实习。在抵达开封后,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集体参观开封州桥遗址、赴书店街接受相关部门的操作培训、参加鼓楼区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启动仪式和数据采集培训会。通过前期培训及走访交流,同学们对开封市、鼓楼区的文物保护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在具体的工作中,同学们被分为四个小组,携带专业设备和相机,以组为单位开展实地调查,调查范围覆盖鼓楼街、南书店街、胭脂河街、外马号街等鼓楼区的重要街道,涉及国保、省报、市保、未定级的文物60余处。这批文物,分属不同年代,时间跨度大,从古代到近现代皆存;分属不同类型,种类样式多,从民居、遗址到会场、寺庙皆有。开展实地调查工作的几天里,开封天气炎热,同学们穿行于村落、街巷、古建筑中。得益于带队老师的悉心指导,当地工作人员的配合与同学们的明确分工、认真负责,调查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截至12日,同学们基本完成了对鼓楼区所有文物的信息采集。

7月13日至7月14日,同学们在吴淑敏老师的带领下在开封进行自主考察并总结、交流实习感想。这段时间里,大家在开封博物馆领略《清明上河图》中北宋东京城的城市风貌与历史,于山陕甘会馆感受商帮文化与古代建筑艺术,探访铁塔与繁塔,欣赏精美的佛像砖雕和多样的碑刻题记,深入了解了这座古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吴老师以丰富的田野考察经验,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从碑刻中寻找信息,解读其承载的历史记忆,这生动的一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促发了大家的兴趣与反思。

在实习进入尾声之际,吴淑敏老师组织实习总结会谈,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实习的所见、所思与所得,同学们畅谈自己的田野际遇、实习感怀和开封印象,在交流中回顾自己的收获,也启发了新的思考。

本次赴开封的专业实习为同学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文物保护的宝贵机会,是一次深刻体会文化遗产价值与重要性的实践之旅。在本次实习中,同学们密切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得以身临其境地观察书本中所提到的历史细节,学会从与当地居民的交谈之中了解人们记忆之中的历史,理解了文献、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更收获了对于历史脉络、文化建筑的反思和体会。当这些切身经历的感触、耳畔的生动讲述与所学知识交织融汇,使得我们能够在田野中感受古代、行于当代、识贯古今,这便是 “走出书斋”的实习实践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