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News
更多>>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新史料与近现代中外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作者: 来源: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24-08-31

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主办、《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协办的“新史料与近现代中外关系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8月25日至26日在武汉大学成功举行。

来自全国15个地区、45个高校与科研院所及日本高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提交学术论文七十多篇。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负责人张发林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刘安志教授、院长杨国安教授出席开幕式,分别代表武汉大学及历史学院祝贺研讨会召开,并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著名学者、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吴义雄教授代表与会专家学者致辞,强调近现代中外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方面,认为这次研讨会汇集了研究近现代中外关系的生力军,围绕相关新史料发掘与有效运用进行深入研讨,对于推进和深化近现代中外关系研究很有必要,他还对很多优秀中青年学者与会、呈现出研究队伍的旺盛活力甚表兴奋,相信研讨会将取得丰硕成果。

在大会主题演讲环节,吴义雄教授就“新史料与近代早期的中外关系研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屈文生就“小斯当东、顾圣与法律东方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李文杰教授就“20世纪初中英关于中国西藏地位的争议——唐绍仪与1905年的加尔各答谈判”,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皓教授就“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三个本质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侯中军研究员就“华北事变期间的国联外交与中国抗战外交战略方针的转变”,浙江大学历史学院肖如平教授就“驻华大使卡尔与1938年英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美平教授就“日本战略进攻期对国民参政会的观察与反应”,分别发表了演讲。

其后,共有9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报告: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海斌教授根据《白岩龙平日记及杂稿》,揭示其人在晚清中国的活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张志云教授介绍作为近代中国海关重要史料的《赫德日记》与《李度日记》整理编纂历程;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传斌教授叙述清末民初涉及北京协和医院、医校的中外交涉情况;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李少军教授以近代汉口日本商会及其刊行物为例,提出研究近代在华日商团体的课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徐涛研究员论述民初“二次革命”与上海租界的关系;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石嘉教授阐述日本对1931年长江水灾的调查与中国官民态度;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周东华教授论析蒋介石在抗战期间对浙赣战役决策的变化及其外部影响因素;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黄振南教授就新见中法战争原始史料叙述相关历史脉络;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进教授论述1933年至1935年间在华北进行的中日交涉历程。

会议论文涉及近现代中外关系多方面的问题。从国别而论,中日关系论文为数最多,约占40%,中英关系论文约占22%,中美、中法关系论文各有若干篇,此外还有十多篇论文探讨围绕中国的国际关系及中国与国联关系。就领域而论,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关系。会议论文大都是在大力挖掘和解读各种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运用这些史料进行论述。除了国内外先后出版、常见的各种史料之外,从海峡两岸及日、英、美、法、丹等国相关机构及学术网站等新发掘、搜集的档案、报刊、图书等资料,在会议论文中有广泛运用,同一论文中运用几国史料的,亦非个别。研究的问题涉及哪一方的情况,就要尽可能运用该方面的史料,显然已是各位研究者共同的自觉。同时,国内外学界新的研究动向,也在会议论文中得到反映。这体现出在对外开放环境下,近现代中外关系研究具备了很好的条件,得以夯实基础、拓展空间、提升学术品位。

在大力发掘和运用各种史料基础上撰写的会议论文,从各个方面反复证明了晚清民国之间中西关系具有外来压迫的不平等性质,特别是多篇涉及近代中日关系的论文,以大量新见史实,从不同侧面凸显了这一点;同时,有关这个时期中国与欧美及其主宰的国际组织关系的一些论文,也反映出中国挽回和维护本国正当权益、为抵制侵略寻求外援、在国际上争取平等地位的每一步都很艰难曲折,而列强为维护自身在华利益随时牺牲中国利益,也是那时的常态。此外,重视实证、视角多样,以新史料与常用文献互补,也是会议论文的一大特点,由此展现出近现代中外关系的多重面相、与之关联的各种因素、变化的复杂性、影响的多样性,以及国人思想观念和知识在此过程中的变迁等,有助于人们了解更多状况、扩展和深化认识。还有论文探讨了近现代中外关系相关史料的整理、编纂、运用方法问题。

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阐发自己的见解,吸收同行的成果,相互坦率商榷,展现出求真求是的良好学风。

在会议最后的环节,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左双文等专家学者,就近现代中外关系研究的重要意义、研究者的使命与责任、强化问题意识、恰当认识近现代中外关系史料之“新”与“旧”、增强相关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影响力等问题,发表了灼见,引起与会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