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News
更多>>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新文科建设推进历史课程思政改革
作者: 来源:武大课程思政中心、历史学院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22-10-15

2022年10月14日下午,武汉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历史学院专场在历史学院101会议室举办。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超,副院长郑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世锋,武汉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课程思政中心”)常务副主任陈训威,副主任陈慧女、张晶,成员郭凛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卢勇、万军杰、李学桃、徐嘉鸿、赵天鹭、王荣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专业课教师代表彭敦文、王萌、吴文浩等参加会议。会议由陈训威主持。

陈训威首先对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对历史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表示肯定,并感谢历史学院承办此次课程思政交流活动。他简要回顾了课程思政中心的发展历程,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课程思政中心的人员构成和平台架构。他指出,历史学科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具有自身特殊的优势,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部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天然具有密切的关联,希望历史学院在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多与课程思政中心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历史学类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戮力夯实历史学科课程思政示范体系建设,精心打造田野考古课程思政特色产品。

刘超认为,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天然蕴含思政育人的元素。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学院坚持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核心,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充分彰显“史学育人”功能;坚持历史教学中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她提出,接下来,历史学院会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他高校历史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历史学课程思政建设新理念、新手段和新途径。希望在本科生院的统筹指导下,加强与课程思政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我校其他文科院系之间的沟通联系,各方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历史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

陈世锋指出,历史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存在两个深度合作方向。一个方向是立足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史切实推动“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另一个方向是两院联动,共同推动“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利用社会实践资源,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充分挖掘社会大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联通历史与现实、联系理论与实践、立足国内与国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

陈慧女以“优化思政课程内容供给,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为题作主题报告。她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站稳中国立场,理解当代中国。历史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应当基于学科特色,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以开放和包容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郭凛以“人文社科类课程思政的愿景与实践”为题做主题报告。她结合世界经济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以《国际经济学》课程为例,从课程定位、教学定位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对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了系统介绍。她认为,在课程定位上,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应当在深入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基础上,把当今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塑造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能讲中国故事,还要能讲懂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在教学定位上要注重重难点和思政元素,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世界观、认同感和国家情怀。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使学生建立理论认同并肩负起大国责任。

郑威从历史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课程思政深入建设方案、课程思政实施进展等三方面对历史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进行了总结和汇报。他表示,历史学院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优势,逐步建立了课程思政示范体系,正在推动历史学科课程思政资源素材库建设,以湖北省第九届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育国家情怀,做经世学问——新文科背景下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团队为依托,建设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课程思政团队。接下来,会进一步深入推进历史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历史学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

在自由发言环节,老师们踊跃发言。

彭敦文从历史学科教学本身特征出发,指出在历史教学中一定加强学术研究,把历史客观事实解释清楚,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他也对历史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提出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历史学科特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为积极培养壮大历史研究队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学,增强中国历史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话语权。

张晶结合自己给历史学院学生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指出,历史学院的学生普遍具有知识面宽、学习态度端正、性格内敛低调等优点,基于学生的特点和学科专业特色,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应当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卢勇基于自身求学经历指出,历史学院的学生特色鲜明,对自己的专业大多有清晰的认知,坚持“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学术理想。他提出,历史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学习和践行课程思政相关要求,也要努力探索历史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特殊规律,将历史学科特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历史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像历史学院的学生一样保持学院特色。

王萌老师以自己的教学经历为例,反思在教学活动中课程思政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希望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加强横向联系,共同磨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还建议要“见缝插针”,寻找机会带领学生外出研学,增加实践课程。

万军杰认为历史强调“实干”,课程思政的道理也是如此,即要强调教师在课堂上怎么讲、讲什么?应当达到什么样效果,学生可以有什么感受。以《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为例,他认为应当通过史实专业知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实现情感上的共鸣。

吴文浩结合自身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实践提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应当基于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他指出,可以通过发放问卷、社会调查等方式长期跟踪观察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动态变化,通过系统科学的学情分析,深入把握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的认识之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徐嘉鸿基于自身所承担的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实践指出,要做好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必须建立起与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课程的紧密联系,通过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基于历史学科研究成果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讲大学生喜欢的思政课,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郑威对本次交流会进行总结。他对各位与会人员表达了由衷感谢。他表示此次会议进一步激发了历史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也给历史学院挖掘特色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此次的会议对于推动建立历史学院专业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长效沟通交流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期望接下来与课程思政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位老师进一步加强交流,共同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做出“大历史”的特色与高度。(图文:王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