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上午9点至11点,杰出院友、著名历史学者暨出土文献整理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素先生,应邀在历史学院101报告厅作了题为“清张庚《诸番职贡图》与欧亚东部世界论”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刘安志教授主持,魏斌教授、吕博教授、朱海副教授、姜望来副教授、黄楼副教授等老师,及相关专业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数十人到场聆听。
王素先生首先对日本学界的历史理论进行了概括介绍。王素先生指出日本历史理论都出自京都、东京两大学派,并简单梳理了两大学派的领军人物与发展脉络。王老师强调,日本学界诸如唐宋变革论、豪族共同体等理论都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近年来引发热议的所谓“新清史”理论,实际上也源出日本满蒙史学者冈田英弘的理论。
接着,王素先生总结了上世纪以来日本学界对世界史体系划分的演变历程。二战前京都学派第一代领军人物桑原骘藏在其名著《东洋史要》中提出“东洋史论”。桑原骘藏将世界史分为三大块:西洋、东洋、日本。西洋单独列出,东洋包括东亚、南亚、中亚,日本则在东洋之外。这种世界史的划分,显示日本民族优越性在亚洲各国之上。这种东洋史观后来被日本军国主义利用,二战时日本主导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亦与此有关。与此相对,东京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西嶋定生在二战后提出“东亚世界论”,将日本包括在东亚之内。“东亚世界”是以中国文明的发生及发展为基轴形成的世界,该世界的构成含有汉字、儒教、律令制、汉传佛教四要素。其中,汉字和律令制后来衍生成为了相辅相成的“汉字文化圈论”和“册封体制论”。这一理论在日本著名学者堀敏一的研究、推广、宣传下得以成立并形成影响。但该理论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并未包括北亚、中亚诸国,对移民、混血等问题也缺乏关注。因而日本学界对西嶋定生的“东亚世界论”从来就有争论,2010年广濑宪雄从古代倭国和日本政治史角度提出“欧亚东部”概念,引起关注。梁元帝《职贡图》的第四个摹本——清张庚摹本《诸番职贡图》发现之后,给进一步讨论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
随后,王素先生介绍了清张庚摹本《诸番职贡图》与“欧亚东部世界论”的提出。王老师讲述了自己与张庚摹本《诸番职贡图》之间的缘分,并以高昌国题记为例,分析了《职贡图》的流传经过及史料价值。2011年2月张庚摹本《诸番职贡图》正式公布,日本著名学者铃木靖民马上成立“梁元帝《职贡图》研究会”,组织研讨。同年9月8日,铃木靖民借来中国访学之便,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办“从梁《职贡图》到欧亚东部世界论”讲座,首次提出“欧亚东部世界论”概念。铃木靖民希望借助梁元帝《职贡图》所显示的当时的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国际意识,将“欧亚东部世界史”与原“东亚世界史”进行对比,最后以“欧亚东部世界”代替“东亚世界”。最后,王素先生结合当代国际与地缘形势,指出“欧亚东部世界论”所隐含的现实问题与政治忧虑,呼吁青年学子关注历史理论及背后的现实关怀。
魏斌教授高度评价了王素先生的讲座,指出本次报告内容非常充实,强调了理论对理解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吕博教授则结合对《梁四公记》的研究,讲述了王素先生对自己的学术影响。随后,王素先生与在座师生围绕吴于廑先生整体世界史观、“汉字文化圈”等问题进行热烈互动与交流。
王素先生学识渊博、视野宏阔、见解独到,全面梳理介绍了日本学界关于中国中古国际秩序与地缘政治研究的学术史与新动向,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气势磅礴、兼具理论关怀与现实意义的精彩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