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酒与美国历史——非酒无以成美国”讲座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101教研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知名美国史学者韩铁教授主讲,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刘安志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李工真教授、杜华副教授和多名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韩铁教授介绍了酒在北美殖民地人民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如补充营养、水分,充当药品等。因此,尽管在葡萄种植和啤酒酿造上遭遇了很大的困难,殖民地人民仍采用多种手段保证了酒的供应。
而后,韩铁教授介绍了北美殖民地和西印度群岛之间的贸易。虽然北美十分需要酒,但本地气候不适于葡萄的生长,于是,北美殖民地便向外部寻找酒类供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注意到了西印度群岛生产的朗姆酒。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西印度群岛此时盛行甘蔗种植业、制糖业和酿酒业,缺少粮食、木材等。于是,北美殖民地与西印度群岛一拍即合,西印度群岛向北美大量出口用于酿制朗姆酒的糖蜜和少量朗姆酒,北美则为西印度群岛提供粮食。其中,北美的酒厂将糖蜜酿造成朗姆酒,这种酒价格低廉,受到殖民地人民的广泛欢迎。少数富裕的种植园主则直接进口西印度群岛酿制的朗姆酒,这种酒品质更高,价格也更为昂贵。
接着,韩铁教授论述了1733年《糖蜜税法》的出台以及殖民地人民对该法案的反应。他指出,西印度群岛中的英属岛屿经过多年的开垦,土地肥力下降,糖的产量和质量均难以和法属岛屿竞争。于是,北美殖民地的商人更多选择和法属岛屿交易,导致英属岛屿种植园主收入快速下降。为了提高英属岛屿糖蜜的竞争力,1733年英国议院颁布了《糖蜜法案》(Molasses Act),对从非英国殖民地进口到北美殖民地的糖蜜、糖和朗姆酒征税。对此,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反抗,政治上,罗德岛殖民地驻英代理人提出“英国向那些身在国外而在此间的政府没有代表的国王陛下之国民征税……是对自由和产权的侵犯”,可见独立战争革命时期“无代表,不纳税”思想已经萌发。经济上,走私贸易盛行,合法进口的糖蜜仅占进口糖蜜总量的百分之一。
通过上述论证,韩铁教授认为,美国人民对于酒的迫切需要推动了美国和西印度群岛间糖蜜贸易的开展,北美殖民地对于1733年《糖蜜税法》乃至1764年《糖税法》的激烈反抗,甚至是最后的独立战争。可见,酒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孕育与早期发展过程中居功至伟。
在讲座最后,韩铁教授介绍了他的新著作《酒与美国历史——从殖民地时期到年轻的共和国》,该书概括了北美殖民地到美国内战时期的酒的历史。除讲座内容外,书中还介绍了朗姆酒的衰微和威士忌的流行,美国饮酒习惯的变化和制酒产地的演变等。韩铁建议历史学研究者打开视野,不要忽视经济因素对于政治和经济演变所产生的作用。
在韩铁教授的演讲结束之后,李工真教授进行了点评。他认为韩铁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新意迭出,这种以下见大、深入细节的研究方式,也为国内世界史研究提供了典范。在随后的提问环节,韩铁教授就与会师生提出的关于酒在美国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及其具体表现做出了细致解答。他指出,美国人除了在家中饮酒,也在酒馆中喝酒,早期的酒馆除售卖酒水外,还同时具有法院、邮局和娱乐场所的职能,在美国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杜华副教授向韩铁教授表示了感谢,认为韩铁的研究以酒为切入点,将物质文化史和政治史、经济史、法律史、资本主义史相互贯通,为研究美国革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韩老师这种不断追求学术前沿的创新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主讲人韩铁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美国经济史、美国法律史,先后在武汉大学与南开大学任教,曾为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中心教授,著有《美国宪政民主下的司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福特基金会与美国的中国学》《战后美国史》《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等。
(撰稿人:周晨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