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7日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游自勇教授应邀在历史学院中庭第二会议室作了题为《图兹宅兆:唐代茔域的标识及其意义》的讲座。讲座由历史学院院长刘安志教授主持,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本次活动。
游自勇教授认为茔域对中国人有重要意义,并由此引发关于唐代坟茔空间划分的思考。游自勇教授首先介绍了汉唐时期茔域标识的形制,通过对战国到唐代坟茔的具体考察和梳理,指出这一时期的茔域以兆沟和植树为标识已经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规划。茔域的形制和标识也传播到西北地区,莫高窟的壁画和吐鲁番地区茔域的复原图都可佐证这一观点。唐代官方规定中出现了“墓田”这一名词,并明确了不同品级人群的墓田大小。然后,游自勇教授对唐代律法中有关茔域的内容做了梳理,发现在唐代侵占别人的墓田和陵园是一种犯罪,由此联想到唐代陵园的标识方式,并利用《姚懿玄堂记》、《郁久闾浩墓志》、《孟璲墓志》和《赵睿冲神道碑》等碑志材料,结合《旧唐书》、《隋书》等文献资料,复原唐代陵园的大致图景,提出唐人的茔域意识比较明确,茔地是私有财产,且家族墓地比较普遍,谱牒内可能会记录茔域的情况并且绘有图纸。随后,游自勇教授介绍了唐代茔地的四种主要来源:一是朝廷对高官的恩赐;二是家族世代相传的永业田;三是祖先预留的家族茔地;四是通过购买建造茔地。最后,游自勇教授指出他对唐代茔地标识的研究不仅是讨论墓地本身,更是为了解中古家族向近世宗族转变的轨迹。
报告之后,刘安志教授对讲座内容做出精彩点评。刘安志教授认为,从具体茔域到由家族向宗族转变的研究,是一种长时段和由小及大的思考,值得我们深刻借鉴;游教授的具体论证也绵密扎实,极具启发意义。随后,游自勇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茔域与风水、茔域的南北差异、茔域和家族世代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本次活动系姜望来副教授主持的武汉大学青年学者学术团队“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凝聚、族群融合与信仰变迁”系列学术讲座之一。(供稿:徐妙廷)